|
『自閉癥』或許由腸道菌群失調引起2017-09-18 16:49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有生物基礎的發育障礙類疾病,包括一系列復雜的神經發育障礙。來自不同國家的統計數據顯示,自閉癥患者已經占據總人口比例的2%,甚至更高。以往研究發現,自閉癥患者的腸道菌群和大腦神經發育存在異常。最近,一項來自意大利的研究為自閉癥與腸道菌群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證據。本文威正翔禹/締一生物為您分析『自閉癥』或許由腸道菌群失調引起。 自閉癥患者腸道菌群顯著不同 在這項研究中,來自意大利農業生物和生物技術研究所的Strati, F.等人招募了40名臨床診斷為自閉癥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11.1±6.8歲,男女比例則為31:9。研究人員將與之年齡和性別匹配的評價年齡為9.2±7.9歲的40名健康受試者進行了對比。其中,有明顯的臨床診斷的炎性病癥自閉癥患者被排除。同時,對他們的便秘和炎癥狀態也進行了評估。自閉癥受試者由兒童神經精神病科大夫,依據DSM-5進行診斷,并使用閉癥診斷觀察量表(ADOS)、自閉癥行為評定量表(ABC)、兒童自閉癥評定量表(CARS)等對自閉癥狀態進行評分。結果發現,自閉癥患者擬桿菌門相對豐度比對照組降低,而厚壁菌門與擬桿菌門的比值明顯增加。 自閉癥患者腸道中某些有益菌增加 在腸道菌群多樣性方面,自閉癥組和對照組在α多樣性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β多樣性上存在差異。其中,α多樣性代表人體本身微生物的多樣性,而β多樣性則代表不同個體之間微生物組成的相異性。在β多樣性上,自閉癥組與健康對照組能夠較為明顯地區分開,說明兩組在腸道菌群組成上存在不同。隨后,研究人員還提取了這些自閉癥患者的糞便DNA。最終發現,自閉癥患者腸道中嗜膽菌屬、小桿菌屬、韋榮球菌等屬的腸道細菌相對豐度降低,而棒狀桿菌屬和乳酸桿菌屬顯著增加,甚至某些有益菌在自閉癥的腸道菌群中比例還更高。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真菌生態失調可能影響自閉癥 此外,兩組在腸道炎癥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真菌組成上卻存在不同。在腸道真菌多樣性方面,與細菌類似,兩組在α多樣性上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在β多樣性上存在差異。在具體的真菌組成上,假絲酵母屬在自閉癥患者腸道中要比正常人高出不止兩倍。假絲酵母屬是臨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人的體表、口腔、上呼吸道、胃腸道和陰道都有分布。只有當機體發生菌群失調或免疫力降低時,假絲酵母才可以侵犯人體多個部位引起疾病。雖然假絲酵母屬是人腸道中常見和豐富的屬,但已有研究發現真菌生態失調可能影響自閉癥。這個研究是首個分析自閉癥患者腸道真菌改變的研究。 目前,已有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特別是某些種類的乳酸桿菌,可以提供色氨酸衍生的芳烴受體配體,刺激免疫系統產生IL-22、IL-17等細胞因子,從而抑制假絲酵母等腸道真菌的過度增殖。由此可見,未來可能通過改變自閉癥患者的腸道微生物恢復細菌或真菌的群落結構來緩解或治療自閉癥。 綜上所述,您是不是已經對『自閉癥』或許由腸道菌群失調引起,有所了解。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咨詢威正翔禹/締一生物資深專家免費熱線:400-166-8600。 上一篇: 糖苷水解酶底物特異性機制研究獲得進展
下一篇: 研究發現腫瘤細菌能降解癌癥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