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大會——第二天報道!2019-04-12 15:11來源:威正翔禹|締一生物
![]() 2019年4月11日,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進入了第二天! 今天以學術會議為主, 也包括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匯報會、 腫瘤和免疫細胞生物學分會工作會議、 上海市創新細胞生物學發展基金會理事會議等。 學術會議內容豐富, 在5個報告廳舉行了9場專題會議, 共計70多次報告。 分會場主題報告 衰老與人類疾病、 人工智能與系統生物學I和II、 細胞機械力生物學與細胞行為調控、 生命系統穩態維持的信號網絡調控、 免疫失衡與免疫治療、 細胞行為與疾病、 基因組穩定與疾病發生的信號機制、 細胞治療關鍵技術和挑戰。 這些學術專場既涉及了不同的研究領域, 又涵蓋了來自多學科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特別是引入了如人工智能、 系統生物學和大數據等一些新的研究思維和工具。 報告內容不乏微觀層面的切入和發現, 也有對基礎領域的宏觀探討和 大部分學科所共同關注的前沿, 如哈醫大李霞的“從醫學大數據到知識”、 上海生科院韓敬東的“來自大數據的 衰老調控和干預措施”、 清華大學古槿的“腫瘤單細胞轉錄組的 數據處理與異質性分析”以及CAR-T療法等。 哈醫大李霞提到, 高通量測序促進了各種組學的發展, 同時也產生出龐大復雜的數據, 需要應用到各種生物信息學分析工具。 她們開發出癌癥單細胞功能異質性系統平臺, 可以極大地便利各種組學的研究, 從而促進個體醫學和精準醫學的發展。 吉林大學周豐豐則通過數據挖掘技術, 提取心血管影像的和血液生化的特征數據, 建立起一個算法模型, 能更有效地預測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疾病的發生機制和干預仍然是會議的一大重點, 特別是老年疾病、退行性疾病、腫瘤、自身免疫病等。 北京協和醫院的張烜探討了 微生物組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 他發現,人腸道黏膜寄生的 菌群在免疫調節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不斷增長的證據顯示, 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和功能變化與自身免疫病密切相關。 例如,腸道微生物組產生的 短鏈脂肪酸能促進天然T細胞分化為Treg細胞。 菌群紊亂會導致免疫失調,誘發自身免疫病。 腸道和口腔的微生物失調也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 在細胞治療方面,來自中山大學的項鵬教授探討了 間質干細胞(MSC)臨床轉化的進展和挑戰。 他指出:MSC具有廣闊的臨床前景, 但仍未獲得藥監局批準,其原因可能包括: 不同來源的MSC 存在功能異質性; 對MSC尚了解不夠,缺乏特異鑒定標志, 難以獲得均質的細胞; 培養擴增導致MSC衰老,功能下降等。 因此, 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揭示人MSC 的異質性, 發現適合損傷修復的MSC功能亞群, 建立基于多能干細胞誘導分化為MSC的體系, 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動MSC的臨床轉化。 威正翔禹|締一生物的13號展臺 有不少老師都趁此機會前來了解 以前在實驗室經常聽到過的產品, 如:Ausbian進口胎牛血清, 德國支原體祛除, DNA污染祛除噴霧劑等。 威正翔禹|締一生物每年都會在展臺前合影留念。 圖左二為:細胞生物學學會 明天大會閉幕式, 威正翔禹|締一生物13號展臺 依然有現磨咖啡提供, 最后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明星產品推薦★ Zell Shield支原體祛除劑 (培養基用) 1. 高效廣譜 祛除支原體效果明顯,同時,對細胞內外的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病原蟲、霉菌和酵母等污染亦可有效預防。 2. 無細胞毒性 Zell Shield對大多數細胞株都不會產生細胞毒性。 3. 抗支原體活性穩定 在細胞培養期內,Zell Shield始終保持穩定的活性。 4. 操作簡便 即用型,直接加入到培養基中。 下一篇: 致命抗藥性耳念珠菌威脅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