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網膜朊病毒疾病研究重新定義了腦細胞的作用2019-03-28 14:24來源:生物幫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研究可導致失明的遺傳性和感染性眼病的進展,發現小膠質細胞是一種懷疑引起視網膜損傷的神經系統細胞,在小鼠朊病毒疾病期間令人驚訝地沒有任何破壞性作用。相比之下,研究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可能會延緩疾病進展。 這一發現可能適用于人類遺傳性光感受器變性疾病的研究,稱為色素性視網膜炎。在視網膜色素變性病例中,科學家發現光感受器附近有小膠質細胞涌入,這導致認為小膠質細胞有助于視網膜損傷。 這些遺傳性疾病似乎與朊病毒疾病類似地損害視網膜。朊病毒病是在人和各種其他哺乳動物中發生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緩慢退行性疾病。沒有疫苗或治療方法,這些疾病幾乎總是致命的。朊病毒病主要涉及大腦,但也可影響視網膜和其他組織。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學家利用一種實驗性藥物消除朊病毒感染小鼠的小膠質細胞,擴大了2018年發表的工作。他們研究了視網膜中的朊病毒疾病進展,看看他們是否能夠發現可能在更復雜的大腦結構中模糊的其他細節。 當科學家檢查他們的朊病毒感染研究小鼠時,他們發現光感受器損傷仍然發生 - 甚至更快 - 盡管沒有小膠質細胞。他們還觀察到感光細胞中新朊病毒病的早期跡象,這可能提供關于朊病毒如何損害光感受器的線索。他們的工作出現在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 位于蒙大拿州漢密爾頓洛基山實驗室的NIAID科學家計劃繼續研究朊病毒和感光細胞之間的毒性相互作用,以確定阻止這些破壞性影響的方法。他們還計劃繼續研究小膠質細胞在阻止朊病毒病發病中的作用。 上一篇: 成像技術發現輻射敏感和抗性腫瘤之間的差異
下一篇: 基因轉移可改善糖尿病相關的心臟疾病
|